加载中...

每日随笔-关于在人际关系中的思考


深夜上b站看到一位对我很有成见的朋友取关了我的b站,联想到几天前发的”我总是自己强迫自己和不喜欢的人相处“,这么一算大概是自己被归为了不喜欢的范畴,有些尴尬的同时不由得有些气愤。原因在于自己自认为对朋友还算是够意思,也不是没有深夜看到其emo的说说后果断化身老妈子询问发生什么事了,并试图给予情感安慰。在平时的社交活动如同游戏里,也从不吝啬对朋友的赞扬,沟通积极,为人先进,应该算是典范。这样的自己却被无情的打入了黑名单,内心的一关很难过得去。

于是第一反应肯定气愤。我发泄般同样取关回了他的b站,像是小孩子间过家家的玩闹。但是细想回来,又感到哑然失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一段人际关系里会受到如此之大的影响。如果说只是单纯的在乎别人,理应不会对自己的付出有那么大的怨气。再一深思,便恍然得出,自己无意间又是成为了人际关系中的客体。

人际关系存在理论

理论:

1.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或需求)交换,价值(或需求)包括精神价值(或需求)和物质价值(或需求),并且物质价值通常超越精神价值,精神价值也可以说是亲情、友情或爱情。

2.只有双向需求的关系才能持续。如果你没有价值可交换了,自然人家就不理你了。如果你态度还不好,只会加速这段关系的死亡。

3.物质需求包括工资、奖金、红包、礼物等,精神需求包括陪伴、尊重、保护、认可、安慰、提供支持或解决方法等。

所谓的客体,弗洛伊德原意是指满足心理能量的投注对象,也就是来访者情感、欲望的指向对象。而客体关系,主要来源于克莱因、玛勒、温尼科特等人不断对母婴关系观察而提逐渐形成的观点的所集合而成的理论。“我们总是延习早年形成的客体关系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对应的人和事,并以此建立关系”,客体关系着重点在于关系。

客体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在人的早年人际关系中形成,这种形成的人际关系会通过记忆和想象等,在方方面面影响我们对现实生活态度。

讨好型人格就是客体为主体的体现。在一段人际关系的感情交互中,对“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更大于“自己在感情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这样的亚健康互动关系状态会严重影响自身所获得的精神价值。

这样一想,也就能理解我那所谓朋友对我态度变化为何如此之快了。解决这个让人困扰的难题本质上就是不去在意他。而在事实上,从不刻意讨好的人往往会依旧被人喜欢。换句话说,当他们展现真实自我的时候,喜欢他们的人才是真正懂得欣赏他们的人。

要坚信自己是块宝玉,我是这样想的。


文章作者: 浮生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浮生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