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力量是人多而多,思维是人多而少?
此处我们先解释一下,毕竟这个算是我自创的词。人多而多,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人越多,这个东西(力量)越多,而实意也是如此(废话),反之亦然。
先从“力量是人多而多”开始:
中国历史悠久,一代代劳动人民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全都是写在谚语里的,例如“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而谚语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外国也有,例如“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以上的谚语,都是指人多了,力量就会大。
在物理上,亦是如此,大小相差不大,作用物体相同,方向一致的分力,就可以形成较大的合力,而且分力越多,合力越大。
在概率学上还是如此:假设一道题有n种思路,其中只有一种正确,假如有n个人思考这个问题,并选用了不同的思路,那么这就是一个鸽笼问题,即必然有一个人选择了正确的思路。假如人数<n,那么也是人越多机会越大。
由上述可知:力量是人多而多。
那么我们再看:“思维是人多而少”。
这时,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毕竟问题的思路是“人多力量大”的证明,但同时也可以证明思维需要人数,历代劳动人民也总结了不少,不是吗?
原谅我以下的语言,因为可能过激。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会有大大小小的伟人,他们有些拥有卓越的思维与创想,有些拥有无与伦比的才华,有些拥有着对科学、对社会无与伦比的贡献。以爱因斯坦为例,这是一位物理学上的伟人,以“两个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开创者”名垂青史(尽管他自己不承认“上帝的骰子”,还留了个宇宙常数,晚年还说这是个错误,不过现在看来,更大的可能是他过于理想化和极端化,“宇宙常数”还是有可能存在的,只不过数值不一样)。
但他是一个人(尽管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论),思维是他自己的。
这时我们再看看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它使人们不仅能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还能够反映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这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来进行的,是一种用推理或判断间接地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活动,它是凭记忆、想象以处理抽象事物,从而理解其意义的过程。
(来自https://m.baidu.com/bh/m/detail/vc_1792473581091220269)
我们还可以再拓宽一点,即:人类的所有思想活动。
这包含很多,比如判断力、认知力、信念等等。以判断力为例,如果全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浩劫,这次毁灭地球的浩劫将会在30年后会到来,每个人手上有着一个按钮,按下按钮,自己会死,但如果全球有1/3的人按下了按钮,就不会有人死,包括按下按钮的人,并且这次浩劫也会被避开,此时若有一家新闻报道了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了,让他们做出选择。那么,这次浩劫,一定逃不掉。
但如果把选择权交给一个人,那么这次浩劫还是很有可能避免的。
或许上面作者自己杜撰的,你会觉得是胡扯,那么接下来,看看名家的想法:
人们开始对威慑本身进行深入思考,由此诞生了一门学科:威慑博弃学。
构成威慑的主要元素有:威慑者和被威慑者,在黑暗森林威慑中分别是人类和三体世界;威慑操作,发射三体世界坐标导致两个世界毁灭;威饭控制者,掌握发射开关的人或组织;威慑目标,三体世界放弃侵略并向人类世界传递技术。
以威慑者和被威慑者同归于尽为后果进行的威慑,被称为终极威慑。
与其他类型的威慑相比,终极威慑的特点是:一旦威慑失败,那么再进行威慑操作对于威慑者来说便毫无意义。
终极威慑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使被威慑者相信,如果它不接受目标,就有极大的可能触发威慑操作。描述这一因素的是威慑博弈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威慑度。只有威慑度高于80%,终极威慑才有可能成功。
人们很快发现一个极其沮丧的事实:如果黑暗森林威慑的控制权掌握在人类的大群体手中,威慑度几乎为零。
让人类集体做出毁灭两个世界的决定本来就极其艰难,这个决定远远超出了人类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底线,而黑暗森林威慑本身的情形使这种决定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如果威慑失败,人类还有至少一代时间可以存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活着的人就是全部了;如果因失败而进行威慑操作,向宇宙广播两个世界的坐标,那毁灭随时都可能到来,这个结果远糟于放弃威慑操作。所以,当威慑失败时,人类的群体反应是完全可以预测的。
但个体的反应无法预测。
黑暗森林威慑的成功,正是建立在罗辑个体的不可预测上。当威慑失致时,决定他行为的更多是他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因素,即使是基于理智,他个人的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未必契合。威慑纪元初,两个世界对罗辑的全部人格特征进行了极其详细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人类和三体的威慑博弃学者们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果:依威慑失败时的精神状态不同,罗拜的威慑度在91.9%至98.4%之间浮动,三体世界绝对不敢冒这个险。
这就是大刘的看法,而事实上,威慑度也可以看做是判断力以及理性思维的能力:
如果不威慑,只靠水滴就能摧毁地球国际了(太阳系国际失去战力,星舰国际已经逃亡),然而,绝大部分人都是没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魄力以及对黑暗森林法则的绝对相信,或许其中一些人会选择同归于尽,但他们也难以相信发三张图就能做到。(如果让你在一本书上写个名字就能杀掉一个人,而这本书并不叫葵花宝典,你会信吗?)
但要记住,人就像分子。群体的反应可以预测(就像谢顿干的事),但个体的反应测不准(笑),毕竟每个时代都有疯子(比如那普普通通清华教授、平平静静PIA局长)。事实上,我认为公众投票推选执剑人的做法简直愚蠢到了极点!这和把执剑权交给群众毫无区别!首先绝大部分人都知道只有威慑度才能决定执剑人的成败,但对同归于尽的恐惧最终压倒了一切理性认知,他们不允许一个冷血动物掌控他们的生命!而在超信息时代中,舆论会传播,它是至强的武器,真正杀人不见血的利器。联合国怕舆论,怕失去威望,甚至连同时设置多位并联式的执剑人都不敢,一怕被曝光,二怕ETO。
再看看社会对罗辑的评判:
人们发现,人类对三体世界的任何政策,都不可能绕过执剑人,没有执剑人的承认,人类的政策在三体世界没有任何效力。这样,执剑人就成为像面壁者一样拥有巨大权力的独裁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罗辑的形象由救世主一天一天地变成了一个不可理喻的怪物和毁灭世界的暴君。
人们发现威慑纪元是一个很奇怪的时代,一方面,人类社会达到空前的文明程度,民主和人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却笼罩在一个独裁者的阴影下。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一度是消灭极权的力量之一,但当威胁文明生存的危机出现时,科技却可能成为催生新极权的土壤。在传统的极权中,独裁者只能通过其他人来实现统治,这就面临着低效率和无数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人类历史上,百分之百的独裁体制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技术却为这种超级独裁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面壁者和持剑者都是令人忧虑的例子。超级技术和超级危机结合,有可能使人类社会退回黑暗时代
(来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8500817/answer/460964813)
人类不感谢罗辑,也不敢谢罗辑。
在我看来,人的思维就像一个个向量,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拖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