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每日随笔——从《海边的曼彻斯特》看存在主义 part1


“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他已经死了。”

影片开头,是灰色的夜晚。

一个男人在一个大楼里干着最底端的工作,他的身上仿佛笼罩了一层雾,把他清晰的与世界本身的颜色割裂开——只剩下纯粹的灰色。

他不计报酬,无所谓前景,时而心不在焉,时而反应迟钝。

当有美好事物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拒绝发生联系。

他甚至有着严重的自毁倾向——在影片里,不止一次故意挑衅,寻求斗殴。

人当然不能平白无故变成这样,很快影片就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他——风趣,幽默,充满自信。

我很难把这两种人重合起来。他身上的美丽特质仿佛交易给了魔鬼,一瞬间从他身上剥离而去——这种零散的意识结构,在平淡的叙述中做出了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好奇。

——究竟发生了什么?

随着观众的目光不断推移,逐渐开始明白了一切——一场大火。

大火吞噬了他的房子,烧死了他的三个孩子。而这一切的原因是外出买酒的他,忘了关掉壁炉。

“忘掉关掉壁炉不是一种犯罪,先生。”

警察无力的安慰犹如大雪身上的鹅毛,转眼就消逝不见了。而现实也同样残酷,妻子怀着恨意离他而去,他夺过警察的枪试图自杀却失败了,一瞬间,自己的生命空白一片。

也许到这里,按照大部分故事的回路来看,这会是一个救赎的故事。他开始被感动,走出心里的阴霾,得到原谅,获得亲情的治愈,并潸然泪下,从此开始新的篇章。

可惜错了。

这个故事依旧真实的让人感到恐惧。

真实到,他要告诉你,真正的伤痛无法被治愈,至少,无法因为几个突发的事件和忽然闯入的人际关系被治愈。

为他送行到别的城市,并常去看望他,为他灰白无物的家里添置家具的哥哥,突然也去世了。

这个世界太过于突然了,以至于很多故事没有复杂的铺垫, 没有华丽的落幕,就像是一座大山从天而降,压在你脆弱的身上。

他不得不回到令他痛苦的家乡,看向尚且年轻的侄子。他遇到了前妻,前妻开始了新的生活,并请求与他和解。

然而他说他要走了。一切美好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他发现他无法承担侄子的抚养权。侄子在夜晚想起冰冻在太平间的父亲,痛哭流涕。而他也没有能力鼓励侄子继续向前,因为自己也只是一个打碎了自家玻璃的过去的人。

是的,他活在过去。

恍惚间,他梦见了自己死去的孩子。孩子们质问他,你没有看见我们身上着火了吗?

他崩溃痛苦,放弃了侄子的抚养权,再次离开小镇,继续他灰色的生活。

“I can’t beat it.”

现实又一次残酷的将他击倒。他冷冰冰的告诉世人,苦难永远不会因为他曾经来过就不会再来,原谅和释怀也不一定会来。

这个世界会好吗?不一定会好,但可能更坏。

这就是他想告诉我们的。

历经千波,观众们被悲伤的情绪裹挟了一个小时,不禁要问,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想说些什么?

答案是,讲一场真实的伤痛。

不是所有伤痛都能被治愈,所有原谅都能带来释怀。

“会过去的”是一句我们常用的安慰别人的话。但其实事实是,不是每件事都会过去,时间是良药,但他无法治愈一切。

这部电影没有煽情,没有撕心裂肺,没有大喊大叫,只有一个人渐渐的崩塌与毁灭。

这不禁让我想到余华的《活着》。同样的剧情,同样悲惨的命运,同样戏剧性的一个接一个的苦难,这是人的悲哀,更是命运的悲哀。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命运,但赤裸裸的现实告诉我们,当意外比明天先来,苦痛是永远无法排解掉的。

因此,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当事者和过去和解。包括自己。

原谅和放下,释怀和和解,这些是个体做出的选择,是从当事人内心发出的指令,而不是他人的评价标准,不是高尚与否的分界线。

从摇篮到坟墓,短短数十载,没有一个人会带着一份空白的履历离开这世界,或早或晚,生命必将被一段又一段经历填满,平静湖面之上,旅人风火行舟,船只负重前行,能做到船速持续不变,船头方向不偏已实属不易,又何必揪着过去的航行轨迹正确与否给这段本就辛苦的旅程打分呢?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所以不能苛责和批判任何行船者,这对他们太不通情达理。

在认识到活着的意义就是无意义后,很多人会选择死去。但其实仅仅一步,就能意识到那个真正意义上的真理。

“活着就是活着本身,没有其他任何意义。”

——to be contiued


文章作者: 浮生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浮生 !
评论